时间:2022-12-08 20:19:04 | 浏览:1070
三年前,参观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对其中的一个开料未完成的玉料原石非常感趣,当时觉得,古人把这么大的原石破小,然后再加工,那得费多大的工夫。
图1 商代 玉石原料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今天我们就从今到古聊一聊玉石原料开料。
一、现代电动工具玉石开料
现实生活中玉器成品一般比较小, 如手把件、手镯、玉牌子,大多也都在10cm以内。制作的原石一般都是比较大的,这些比较大的原石开料在当今开料是比较容易,都是用合金金刚石切割机切割,很方便、安全、快捷。
图2 大型石料切割机
图2是大型石料切割机,目前的玉石切割机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是切割机带金刚石切割片,金刚石直接同玉石接触摩擦,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玉石的硬度,在切割机动力的作用下,金刚石切割片将玉石磨碎,在这个过程中要加水,水的作用是降温和带走磨碎的玉石粉料。切割片有两种,合金的和金刚石的,金刚石的要贵一些。
二、铁器时代玉石开料
铁器时代玉石开料就是一件体力活了。根据清代画家李澄渊的《玉作图》中的开料图(图3)可知,在铁器时代玉石开料工具为大法条锯。
图3 开玉图
开玉的大法条锯我想与开木头的大锯应该是差不多的(结构与构造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工作原理不同,木锯是利用锯条上的锯齿来割断木头纤维,开玉的大法条锯是铁锯带动潮湿的解玉砂(图中所说的黑石砂)来一点的磨玉石,达到开玉的目的。
我们知道,铁制砣具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这种大法条锯的使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的记载,铁制木工锯的发明据传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鲁班也是春秋时期的人,由此可能在春秋时期有了大法条锯的出现。
三、铜石时代玉石开料猜想
在铁制工具使用之前,金属工具的使用是铜,大概使用期间是夏、商、周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是铜制工具和石器工具并用时代。这一时期的玉石是如何开料的呢?
我们知道,这一时期玉石的开料采用金属片状、石制片状工具或者是采用线切割,不管是片状工具还是线切割,和大法条锯一样,都得借助解玉砂。
我们来看看大块原石是怎样开料的。
图4 商代 玉石原料局部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从图4可以看出,开料后留下的加工痕迹呈水平状(图5),这与线切割的痕迹有一定的圆弧状是不同的(图6)。
图5 片状工具加工痕迹
图6 齐家文化 有线切割痕的玉璧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这块原石当时目测有2m左右,那就需要2m多长的青铜片,这么长的青铜片怎么能保证它的强度而不变形,还是采用其它方法呢?看下图
图7 商代 玉石原料局部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我们发现,切割底槽不是一个平面,严格来说,不是一个连贯的平面,能看到三个底面,中间稍高一点,左边稍低一点,右边最低。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不是可以这样设想,青铜片状切割工具不是很长,是分段切割的呢?
我们再来看看切缝宽度,印象中,切缝不是很宽,大约5mm左右(图8)。
图8 商代 玉石原料局部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通过观察这块原石,还发现一个特征,就是原石切割到一定深度,都要撬掉(图9)。为什么要撬掉呢,有可能是青铜片的高度只能切割这么深,我们知道,从长度,高度两个方向发展,由于铜的材质特性,太长、太高都没有办法保证青铜片强度抗变形能力。
图9 商代 玉石原料局部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说到这儿,一直都在说,三星堆玉料的开料采用的是青铜片状切割,在石器时代采用的是石片切割,为什么三星堆是采用青铜片?这是因为目前所知的石片高度一般都在10cm左右,而三星堆的切割深度达到30~40cm,故猜测使用的是青铜片,当然也不排除是石制片状工具,在这一时期是青铜工具和石制工具并用时期。
顺便说一下史前玉石的开料,主要是使用石制片状工具切割和线切割。
图10 左边齐家文化,右边片切割示意图
图11 左边线切割示意图,右边红山文化
四、总结
1、现代电动工具玉石开料采用电动切割机,切割片上的合金或金刚石的硬度比玉石大,可以直接切割,非常容易,也非常快;
2、铁器时代玉石开料工具为大法条锯,是以二人拉大锯的方式,铁锯带动潮湿游离的解玉砂(黑石砂)来回磋磨玉石,达到开玉的目的,耗费大量的劳力和很长的时间;
3、铜石时代玉石开料工具为青铜片状工具或石片,手拿青铜片(石片)来回磋磨,依靠潮湿游离的解玉砂开玉,效率最低,劳力最大,速度最慢。
作为一个古玩爱好者,古玩的小学生,认识肯定有不足和错误,希望专家老师朋友们批评指正。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参考资料:
《原野·在路上》之晨曦
此前,多方媒体报道称,京东方已成功进入苹果iPhone13供应链名单,将为iPhone13系列供应OLED柔性屏。报告中提到,京东方正在将旗下的第六代柔性OLED工厂(B7、B11和B12)转型,用来给苹果生产面板,并逐步将LTPSTFT升级为LTPOTFT。
---------------------------------去年,iPhone12系列未发布之前,苹果供应链相关人士称,京东方成为苹果供应链厂商,将为iPhone12系列提供OLED面板。5月12日,韩媒再次报道称,京东方其实是无缘为iPhone13系列提供LTPOOLED面板,但依旧会提供普通的柔性OLED面板,被应用于iPhone13/mini两个版本中。
虽称霸LCD市场,在OLED仍需赶超京东方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面板显示器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液晶屏供应商。京东方2012年已在北京建立OLED试验线进行相关研发工作,2017年首条柔性AMOLED显示屏生产线量产,成功打破了三星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
近日,手机中国注意到,根据《中国台湾电子时报》所报道的消息,智能手机厂商三星在2023年推出的旗舰手机和智能手表等产品,可能会搭载由中国屏幕厂商所生产的OLED面板。据悉,三星此举主要是为了降低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同时推进自家供应链的多元化。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不过这则公告出炉后,也有网友表示,别那么激动,京东方之所以这么年,还不是因为三星在逐步退出LCD市场,才成就了京东方。说真的,过去的这几年,这种说法一直很多,很多人都在讲,京东方之所以成功,原因就是三星、LG等嫌LCD利润太低,技术开始淘汰了,所以将原来的生产线变现卖给了京东方,自己去研究生产更先进的,利润更高的OLED、miniLED、MicroLED屏去了。
京东方作为华为、苹果和三星的供应商,是不是就意味着京东方开始走上了超越三星显示之路呢?二是国内屏幕厂商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目前技术水平足以为苹果和三星提供产能服务,这是五年前很难想象的,这说明在全球手机供应链中,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历练,在屏幕等环节已经闯出了一条自给自足和为全球产能服务的道路。
而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于2018年12月开工,2021年12月28日宣布量产,占地约97万平方米,投资465亿元,由京东方全自主设计、开发和建造,采用全球领先的主动有机电致发光AMOLED技术进行研发生产,聚焦中小尺寸高端显示市场。
据报道,业界有消息称三星电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推进供应链多元化,2023年推出的智能手表及旗舰手机预计将搭载京东方及TCL华星的OLED面板,此举引发韩国业内担忧。(界面)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半导体显示行业大者恒大,行业整合会集中在几个巨头身上,未来全球这个行业剩3家,基本上也差不多了。”京东方集团董事长陈炎顺曾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棵树长不到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