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遗留巨型翡翠原石,“消失”三十年后被雕成“四大国宝”

时间:2022-12-08 19:30:29 | 浏览:326

#靠浦荐宝#今年2月,位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馆。这个馆紧挨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可见地位非常不一般。该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又新增一处代表国家和首

#靠浦荐宝#

今年2月,位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馆。这个馆紧挨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可见地位非常不一般。

该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又新增一处代表国家和首都文化形象的重要文化地标。

开馆展出的80%展品都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公众展出。一层的大展主要展示了新时代的工艺美术作品。都是近当代的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虽然现在看着还少些时间的沉淀,但几百年之后必定是价值不菲的宝物。

推荐指数:⭐⭐⭐⭐⭐

靠浦君@浦峰捉影 挑了几件给各位看官欣赏一下。

玉雕 白玉 圆罍

制作时间:20世纪40年代

产地:北京

罍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

这件《圆罍》作品就是仿照青铜器中的圆罍造型制作而成,整体造型上采用了圆雕、透雕、浅浮雕等技法,瓶体以凤鸟纹为主体,雕刻精美,器型高雅端庄,极富观赏价值。

玉雕 翡翠 方罍

制作时间:20世纪50年代

产地:北京

方罍的原型是商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是古代的大型盛酒器,也用于酿酒或盛水。

这件《方罍》以浅浮雕和立体圆雕的工艺细琢而成,罍盖呈庑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器身全身雕刻花纹,主要以兽面纹(饕餮纹)和夔龙纹为主,兽面纹对称的雕刻呈现出一种狞厉之美,夔龙纹卷曲盘旋之态,又带有一种流动之感。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整件作品器形端庄大气、古朴凝重。

牙雕 遵义会议光辉照前程

制作:北京象牙雕刻厂

制作时间:1978年

产地:北京

张云祥制作。

石雕 寿山石 求偶鸡

制作时间:20世纪50年代

产地:福建

陈敬祥制作。作品《求偶鸡》以寿山石原料固有的特点和天然色彩雕成,表现了一只母鸡被套在笼子里焦切地伸出头向外张望,笼子外围有四五只想和母鸡沟通的公鸡和十几只找鸡妈妈的小鸡,形神兼备,生动有趣,极富生活情趣。这件作品的创作难点在于稳定的构图、俏色的应用和寿山石的镂空雕刻,镂空雕刻有二维镂空雕刻和三维镂空雕刻,这件作品采用的是难度更大的三维镂空雕刻,将鸡笼镂空的形状表现的坚固而形象

玉雕 松石 七仙女奏乐

制作时间:20世纪70年代

产地:湖北

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在中国清代以前,绿松石又被称为“甸子”。色泽淡雅,绚丽的绿松石是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的传统玉石,作为佩戴和使用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西方国家,人们把绿松石作为镇妖、辟邪的圣物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作品《七仙女奏乐》表现了七位仙女脚踏样云、手执各式乐器凌空演奏的场景,七仙女神态优雅、祥和,人物布局错落有致,头饰华丽而富于变化,脸部刻画丰富而细腻,举手投足使人感到情趣无限,显示了立体雕刻技艺的娴熟。这件作品使用色泽淡雅的绿松石进行雕刻,人物通体的松绿色又增加了七仙女的神秘气质。

湘绣虎

设计:绍春林

制作:刘爱云等

制作时间:1982年

产地:湖南

作品由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邵春林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进行绣制。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由湖南民间刺绣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件《虎》绣制于1982年,长1.53米,宽0.9米,底料采用白色真丝库缎,绣线为纯蚕丝线。绣品中的猛虎一只脚已探入水中,准备饮水,画外风吹草动,引起了虎的警觉,双眼圆睁,侧耳聆听,动静之间,一张一弛,尽显虎威。

除了传统的工艺品,还展出了当代的很多艺术精品。

这件纸做出来的《木方》,作者李洪波。

让大家见识了纸的可塑造性。

靠浦君@浦峰捉影 挺喜欢这件金属工艺的《米器》的。

此件米器从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代表大米中吸取灵感,每一粒米粒象征着独立的个体,将数以千计的米粒形象,以纯银颗粒互相熔接,形成各种尺寸与形态的银碗造型。光透过缝隙处可形成虚灵镂空的碗影,颠覆了对传统实胎碗的固有认知,从而引发人们对当代餐具与传统饮食文化之间的内外关系,以及社会协作与粮食生产安全问题的深度思考。

整个工艺美术展厅,分量最重的就是现在要介绍的四大国宝翡翠——含香聚瑞、岱岳奇观、群芳览胜以及四海腾欢这四件翡翠国宝从题材选定、形式设计到全部完成,历时八年。除了有四十多位技艺精湛的大师能手组成的创作集体,艺术顾问团队更是阵容豪华,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雕塑家刘开渠、钱绍武,画家李可染、李苦禅、黄胄、华君武、黄永玉等打破行业界限,共同为设计出谋划策。

说起这“四大国宝”的故事,堪称传奇。这四块超大翡翠原石,是原来清宫留下来的,但因为体型巨大,都是几百公斤重的原石,老蒋看不上没给运走,一直放库房里。但也没人敢去动它。北京玉器厂的老艺人王树森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见过,但后来几十年运动后就不知其下落了。1980年6月5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宝玉何在》,王树森向社会公开征集一块珍贵翠材的线索。寻玉启事登报才四天,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来厂告知“宝玉妥存”。王老艺人喜极而泣,并表明愿竭尽全力,造就出惊世翠宝。198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轻工业部发出《关于将国宝翡翠设计制作大型工艺美术珍品的通知》,北京玉器厂承担设计制作任务。将雕造翡翠工艺品列为国家工程,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上面这块叫: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我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

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薰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集圆雕、深浅蓝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我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翡翠山子《岱岳奇观》原料净重360多公斤,是四块料中最大的一块。这件作品充分利用原料特点,翠绿的山峰不加过多人工雕琢,展现翡翠质地色泽的美;粉白色的部分处理为缭绕山峦之间的云雾,体现泰山的高大宏伟;设计者还巧妙利用原料上的俏色,幻化成旭日东升的景观,并在背面刻上杜甫的《望岳》,更增作品的文化底蕴。


还有一件就留待各位去展厅自己看了。这四件国宝也是2007年后首次集体亮相。好像到月底就结束展出了。

今天先带大家看到这里了,下回再看其他宝物,好东西还在后面。。。。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眉山新闻头条网段子笑话精选美津浓球杆乒乓球运动网运动健身资讯网刘若英歌迷网攀登珠峰资讯网钓鱼野钓网昆明旅游网巴菲特股神故事网香港海洋公园资讯网保时捷跑车网网红名人榜塞浦路斯旅游网散文精选网
玉石期货网-玉石期货交易平台、玉石网络交易平台、玉石出售交易平台、免费上门收购翡翠玉石、缅玉、南阳玉、蛇纹石玉、石英石玉、水晶石、 鸡血石、方解石玉、青金石、玛瑙、购玉指南、玉石文化、玉石鉴别、玉雕名家、玉石行业动态、玉器展会等资讯信息,打造专业的珠宝玉石行业营销平台。
玉石期货网 peiliaola.com ©2022-2028版权所有